导致累计进口量不断刷新增幅记录的原因有:第一,从韩国进口量居高不下,在进口总量中占比一直维持在50%左右的高位,保持最大进口来源地,尤其是4月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614吨,占总进口量的54.7%,5月进口量为4875吨,占总进口量的48.0%。
更重要的是,对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的投资、土地供应、环评、节能评估、质量监督、安全监管、信贷授信等管理应依据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。对于逆变器而言,示范基地逆变器的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%。
整体而言,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开始进入拼质量、拼效率的领跑者时代。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。该规范的出台意味着光伏行业将开始新一轮整合。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及项目,其产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税、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。光伏制造企业需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、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,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%且不少于1000万元。
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兆瓦。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。为了赶在6月30日前并网而获得更高的电价,今年以来,光伏下游电站领域出现了抢装潮。
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向《财经国家周刊》记者介绍,当时有太多的企业涌进上游,虽然政府提供了优惠的电价,但晶科能源没有很强的项目经验和竞争优势,决定还是要等一等。事实证明,组串式逆变器成本虽高,但在全生命周期能够产生更多发电量,其单个设备控制的光伏电站面积小,便于维修,一旦出现故障,无须整个电站或大面积停发,只要拆修一小块即可,从而受到市场认可。2005年,多晶硅市场火爆,而隆基股份还是一个只有十几台单晶炉的小厂。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,光伏新势力的崛起,一方面受益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,另一方面是企业抓住机遇,利用后发优势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结果,有利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,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。
IHS的数据显示,2016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近13吉瓦,而2015年同期是7.73吉瓦。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复苏,从2014年起,隆基股份找准机会,向产业链下游延伸。
在光伏产业扩张期能够合理控制在硅片、电池、组件三个领域的产能,形成上下游的自我配套。华为在进入该领域后选择了不同产品路线组串式逆变器。同年11月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此项裁定,做出最终裁决。这让光伏产业的下游企业苦不堪言,一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需要进入上游,以获得主动权,另一部分则通过签订长期订单来稳定多晶硅供给价格。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部副主任王亮表示,一方面应鼓励光伏新势力的快速发展崛起,另一方面,必须以稳健可持续为基础,保利协鑫、天合光能、阳光电源等依然是行业内循序渐进发展的典范,不死的兵才是好兵。美国商务部于2012年10月裁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及组件征收18.32%249.96%的反倾销税,以及14.78%15.97%的反补贴税。隆基股份同样是靠差异化取得成功的典型。同月,德国光伏企业太阳能世界公司的美国分公司(SolarWorld)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与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,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。
当年,英利斥资24亿元投资成立六九硅业有限公司,进入多晶硅领域,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。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颠覆了传统厂家销售产品为主的理念,提升了整个电站的运维效率,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。
另外,光伏装备的大量国产化,价格大幅下降,使新进企业投入相对减少、毛利率增加,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光伏新势力的崛起。光伏新势力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光伏产业的整体回暖。
在刚上市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转向新兴市场和下游。2008年,多晶硅价格一路疯涨,现货市场价格突破500美元/公斤。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合肥阳光电源等企业逐渐进入组串式逆变器市场,华为的差异化优势也在相应减弱。那时,光伏新一轮产能过剩或将卷土重来。另一风险在于严重的弃光和补贴滞后带来的市场萎缩。晶科能源不仅成功躲过一劫,还先后拓展了南非、印度、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,避免了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。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《2015-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》显示,2015年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出货量4200兆瓦,全球排名第三。不死的兵才是好兵政策始终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核心变量。
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,随着光伏行业高速发展,一些此前已经停产的僵尸企业已死灰复燃。部分前期投入多晶硅的企业不得不停产,签订大量长单的企业则背上了承重的成本负担。
由于多晶硅、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,而太阳能市场却有所萎缩,供给远大于需求,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。多晶硅行业于是重新洗牌。
而曾经红极一时的江西赛维则因豪赌多晶硅,最终破产重组。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向记者介绍,华为在用组串式逆变器差异化占领市场的同时,又结合组串式逆变器的运行特点,拓展了监控、数据采集、运维分析等服务,提出了智能电站的概念,从零部件提供商转变为专业的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部副主任王亮对《财经国家周刊》说。面对多晶硅巨大的市场机遇,隆基股份的管理团队一度迷茫、彷徨,甚至要转向多晶硅,最终,半导体材料科班出身的管理层李振国、钟宝申等人认为,未来单晶更具前景,决定坚持这一路线。
与此同时,因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不足导致的补贴拖欠问题短期内也难以解决。此前的典型教训如,英利通过扩产在2012年、2013年连续两年拿下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名头,却无法赶上2015年全行业盈利的步伐。
2011年,11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中,晶科成为仅有的两家盈利企业之一。2011年,光伏市场风云突变。
比如,当年砸下重金的英利,受多晶硅投资拖累影响至今。2016年第一季报显示,隆基股份营业收入22.09亿元,同比增长169.11%,净利润2.61亿元,同比增长417.59%。
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股份,进入光伏并不算晚,然而与国内众多企业选择多晶硅技术路线不同的是,隆基股份始终专注于单晶硅棒、硅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不仅如此,2010年,晶科能源还将已经签订的长单中的一半转让给其他企业。在光伏逆变器领域,华为跨界入场,仅用3年时间,就成为行业第一。6月3日国家能源局下达的2016年光伏发电实施方案中,已经对弃光严重的新疆、甘肃、云南暂停下达指标。
今年一季度,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出货量为1.6吉瓦,净利润3.133亿元,同比增长514.31%,首度成为全球单季销量冠军。2015年12月,国家发改委发出《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》,以2016年6月30日作为并网最后期限:若6月30日前未能并网,则执行2016年标杆上网电价,新电价明显降低。
一直专注上游的隆基股份,一季度净利润2.61亿元,同比增长417.59%,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。在2013年国务院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,光伏产业迅速回暖,2015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。
在2006年到2010年全行业疯狂跃进的时期,隆基股份蛰伏下来,进行研发和准备。到2011年国内光伏几乎陷入全行业困境的情况下,隆基股份却反其道而行之,开始选择投入先进的技术,快速扩张产能,并在2012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。